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亨利.杜南先生于1828年5月8日诞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日内瓦很有声望;母亲温柔虔诚,十分注重对他的早期教育。亨利.杜南先生在青年时期已有了很高的道德准则,成为日内瓦救济委员会的成员;他经常给穷人、病人及遭受其他痛苦的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的上的帮助。
正当亨利.杜南先生在商业生涯上走向成功的时候,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
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村庄,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名受伤濒危之人被遗弃在战场。6月25日,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活动的亨利.杜南先生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场救护。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他还发动邻近的卡斯蒂廖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他回到日内瓦后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了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情景,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索尔弗利诺回忆录》问世后,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他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世界杯365软件_beat365手机版_约彩365安卓版本
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
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他的建议,得到日内瓦的4位知名的公民--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Moynier)、杜福尔将军(Dufour)、阿皮亚(Appia)医生和莫诺瓦(Maunoir)医生的赞赏和支持。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亨利.杜南先生为实现其理想,在"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成立后,继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并得到了支持。
1863年10月26日,日内瓦国际会议召开。来自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的36名代表(均来自欧洲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召集和主持。10月29日,会议通过了10项决议。决议的主要内容除包括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外,还有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救护人员的保护性标志。1864年3月8日,在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爆发的日勒苏益格战役中,佩戴红十字臂章的救护人员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并提供人道服务。
1864年8月8日-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正式名称为"关于中立化在战地服务的军队医务部门的国际会议")。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共有10项条款,包括1863年日内瓦国际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提出"受伤或患病的战斗员,不论属何国籍,都应得到收容和保护"这一重要原则;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红十字运动始终围绕着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向前发展:--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演化为当今以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国际法文书)。
1901年,亨利.杜南先生因其对红十字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1948年,红十字会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前身)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二、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背景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绵延欧洲社会几百年的文艺复兴运动,以科学反对蒙昧,以人权抗衡神权,从14世纪到16世纪,启迪民众智慧,倡导对人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将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提到了首要地位,这是以"人道"为其宗旨的红十字运动产生的重要前提。
文艺复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遍及西欧各国。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殊死相争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以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垄断文化思想,压抑人性,竭力鼓吹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将人的价值贬低为零;另一方则是以人文主义者为代表的人道主义思潮,从不同角度歌颂人的伟大,鞭笞教会的腐朽。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一批政治文化巨人。英国文豪莎士比亚(1564-1616)在其名着《哈姆雷特》之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权,主张人应当有做人的权利至少应有生命权和自由权,反对来世主义、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还赞美文化科学,主张人应当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反对蒙昧主义。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战斗口号。
经过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广为传播。道德的复兴使神权让位于人权,肯定了人是世界的中心。科学的复兴以理性的力量否定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反对蒙昧主义。因而,在19世纪初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思潮已主导了欧洲社会,为红十字运动的诞生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并非红十字运动产生后人世间方有"人道"、"博爱"思想,恰恰相反,对人的关切与同情自远古以来就存在,红十字运动是对此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在红十字运动诞生的前夕,就出现过红十字运动的先驱人物,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是为医务界所熟悉的、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中从事战场救护的英国人南丁格尔。南丁格尔是现代医务护理创始人,为表示对她的尊敬与景仰,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以表彰各国在护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护士。
值得深思的是,与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一样,同样都是从事战场救护,而南丁格尔等只是"先驱",不是创始者,这是因为亨利.杜南的天才构想和伟大实践,即把人道主义从伦理学范畴引伸到法学范畴,从而排除一切成见,提出向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提供救助的"公正"、"中立"等概念,并由此诞生了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一部国际法--日内瓦第一公约。
三、红十字运动的文化渊源
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全世界,为不同种族、民族,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同时代、地域的国家、民众接受,是因其本身蕴涵的文化渊源,扎根在包括最古老的犹太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学等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之中,所以红十字精神一经传播,立即与涵盖在这些文化中的"人道"理念一拍即合。例如:犹太教摩西法律中记载:要爱邻居,像爱自己一样。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公元前12-11世纪创立)。摩西是《圣经》中的人物,《圣经》中记载他显示神迹,带领被奴役四百年的犹太人逃出埃及。在素以文明古国着称的中国,以儒学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经典《中庸》(四书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着)一书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学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博爱"思想,东方古已有之,中国唐代韩愈在《原道》篇中说:"博爱之谓仁。"儒家学说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渗入到社会各阶层,自古及今,源远流长。而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公元前6-5世纪创立),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讲究"修心",而修心的根本要点在于施舍与奉献,止恶扬善的人道理念遍及包含人在内的"众生"。在世界各地的佛教庙宇墙上,人们最常见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警句,昭示世人止恶扬善,弘扬博爱理念。
基督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创始人为耶稣基督(基督即救世主之意)。耶稣教人忍受苦难,教人竭尽所能施舍,倡导博爱思想。基督教对西方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基督教《马太福音》记述耶稣基督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渴了,你给我喝,我坐牢,你们来探视我。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公元7世纪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者为穆罕默德,他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止恶行善。穆罕默德说:俘虏是你的兄弟,凭真主的保佑,他才落入你的手中。 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中涵盖的"人道"、"博爱"理念,实为红十字精神的源头,因而设在日内瓦的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用发光的展板精录了上述名言警句,向世人昭示红十字精神扎根于世界文化之中,涵盖了古典文化的精髓。涵盖在各民族不同文化渊源中的"人道"理念,是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世界的基础。红十字运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之一,绝非偶然。考其源流,可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有自洪荒以来各部族、各民族的深层次精神信仰(即"人道"理念)为其基础,另一方面有六大洲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为其契机。前者是普遍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后者是特殊的、外在的、表象的、偶然的。"人道"理念的出现,来自人性的内需,代表着试图缓和人世苦难的精神努力,体现为古今世界对人的关注与同情。因而,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红十字精神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保护人的生命的愿望在洪荒时代即已存在,历史非常悠久,文化根基非常深远,是世界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
跨种族,跨民族,跨国界,跨时空;人不分中外,地不分东西,时不分古今;唯"人道"理念能遍行之,唯以"人道"理念为宗旨的红十字运动能遍行之。正是这种内在的对人世苦难关切、同情的精神力量,自古及今,推动着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成为红十字运动遍及全世界的基础。